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国产纪录片的电影性美学研究(2)

来源:信息记录材料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视觉营造的多样性 从自然景观、人物造型、场景设计与光影四个画面元素来分析视觉营造的多样性对纪录片电影感的提升。首先是在自然景观上,

(四)视觉营造的多样性

从自然景观、人物造型、场景设计与光影四个画面元素来分析视觉营造的多样性对纪录片电影感的提升。首先是在自然景观上,优美的自然风光可以让观众获得美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展现自然景观可以交代纪录片主体与自然的关系引人深思;除去纪录片主体的画面外,增加自然景观的画面可以较好的调节影片节奏,成为良好的节奏调味剂,辅助观众更好的理解影片。其次是人物造型上。作为纪录片而言,拍摄者需要记录主人公的真实生活状态,人物的标签和特质也需要体现在人物的造型上。要在合适的情境中,出现合适的造型。它是人物背景的体现,使得观众产生人物代入感,衣着的色彩搭配也需要和周围环境和谐共生。例如在《舌尖上的新年》一幕中,在雪地里处理羊肉的主人公,穿着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皮袄与皮帽,这就与环境和故事背景较好地融合了。再者是在场景设计。场景设计使得纪录的主体显得相对真实,用心的场景设计使得画面精美。碍于一些现实的阻碍,拍摄者不一定会在当下纪录。但是这些缺失的画面对于记录的整体性而言十分重要,需要再现真实场景。例如《舌尖上的新年》这一影片中,年俗与食物制作的拍摄不一定是在新年这个过程中完成的,拍摄者与主人公可以在时间、空间的营造下,获得相对真实的画面。最后是画面中的光影效果。利用自然的光影效果可以丰富画面,具有美感和观赏性。这里的光影运用也区别于纪实类纪录片,具有电影感的纪录片一般在构图和运镜上会进行构思,保证画面的美观,也能较好的表达主题。

(五)听觉艺术的结合

一部影片的完整创作还包括听觉艺术的结合。配合得当的视听艺术会大大提升整部影片的质感和审美水平适当的人物旁白和解说词可以促进观众对画面的理解。富有文采的解说词可以较大地提升片子的品质,内容讲究的解说词像是一首叙事诗。区别于强纪实的纪录片,在具有电影感的纪录片中,主人公在影片中的讲解的画面一般比较少。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较大篇幅地记录了故宫内匠人讲解文物的画面,这样的手法增加了影片的纪实平和感,却少了一丝电影感。不同节奏的画面配以适合的音乐,观众可以获得更好的影片感受。具有电影性的纪录片的配乐多是专门创作,而不是千篇一律重复利用。根据当下场景、人物、情感的变化,辅之以不同的配乐,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深化主题。

三、结语

以上所阐述的关于纪录片中的“电影感”特质分析,都是基于纪录片本身的真实性研究的,毕竟纪录片本质是非虚构的。在这里并不是探究纪实性纪录片的缺陷,只是针对于具有一定艺术美学表达的纪录片类型的特质探讨。脱离真实生活的纪录片,就失去了作为纪录片本身的特点,胡编乱造、篡改生活,这就谈不上是纪录片了。

纪录片在进行了真实生活的记录之余,也要重视影片抑或是记录者本身的情感表达。当观众的审美水平得到提升,反哺到以后的纪录片创作当中时,也会促进以后纪录片创作水平的提升,无论是题材创新还是内容创新,也更期待国产纪录片能在基于真实的情感表达上呈现新的内容。

[1]蒋谊.纪录片创作中的电影化特征研究[J].传媒观察,2018(02):24-26.

[2]赵俊杰.浅谈纪录片中的电影意识[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4):127.

陈佳倩(1994.10- ),女,汉族,浙江衢州,学生,硕士研究生,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

一、中国纪录片发展概况2011年元旦,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办,纪录片有了专门的平台传播,中国纪录片行业迅猛发展。在这之前,中国纪录片一直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技术基础、视听语言架构以及认识理论层面三个层面在业内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知,大众对于什么是“好”的纪录片有了一个较为成型的概念。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更是将中国纪录片行业的发展掀向高潮。它一改纪录片原先无趣、小众性、专业性、画面单调的刻板标签,成为大众化、社会性的热点话题。大众的纪录片审美水平被提到了一个高度,对于观众来说,之后的电视纪录片都不免要与《舌尖上的中国》相比较。它引起了全社会、各大媒体的关注和思考,什么样的纪录片是具有审美价值又是受观众所喜爱的。得益于大众的喜爱,中国电视纪录片行业迅猛发展,各级电视机构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支持纪录片创作的资金在2017年超过38亿元。除去电视纪录片的发展,电影类型的纪录片也在大荧幕发光发亮。纪录电影也成为纪录片产业中的重要部分。借由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发展,在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网播量与年轻观众的讨论热度都实现了较大的提升。近两年来诸如《二十二》《冈仁波齐》《四个春天》等上了院线的纪录片电影都获得了较为不俗的票房表现,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并且在社交平台上也引发了热议。当下大众的审美趣味也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纪录片这一形式愈来愈受到大众的喜爱和欢迎,无外乎其相对真实的情感表达。二、纪录片的电影性研究从纪录片的播放的平台上我们区分出电视纪录片和院线电影纪录片。纪录片吸引大众的特点在于其真实性和人文历史纪录;而电影主要的特点是戏剧性,参考来自生活的经历,目的是为了丰富观众的视野,审美性在电影中是比较重要的,这些和纪录片有很大的不同。当下在一些电视纪录片中仍保留着某些电影的特质,提高了电视纪录片的审美性,具有这些电影性美学的电视纪录片颇得观众喜爱。在这里,主要从大热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两部片子出发,并且这两部电视纪录片都衍生出了院线纪录片电影《舌尖上的新年》《我在故宫修文物》,也会进行相应的横向类比。(一)剧情的层次感在剧情构造上,一般分为起因、经过、高潮、结果。在以纪实性为主的纪录片中,剧情感不够有层次,一般为比较平实的纪录。相对应的,在真实性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冲突感,会为纪录片增添不少强记忆点的戏剧感。在纪录片的发展过程中,观众对于纪录片的期望逐渐增强,观众也期待类型的多元化发展,从平淡的记录到有一定逻辑安排的剧情叙事,增强故事感。在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和《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前者在剧情处理上更有意识的扩大某种情感,例如捕鱼者的凝望以及老夫妻等待家人回家过年的空镜。后者虽然也有描述修文物的艰辛,但画面表达和旁白运用都显得更为平和。总的来说,基于真实性的表达,增强剧情的层次感,会突出纪录片本身的“电影”艺术性。(二)多线性叙事多线性叙事的重点在于剪辑手法的运用,对比单线叙事,多线叙事可以增加整部影片的层次感、剧情感,通过后期的剪辑手法完成纪录片真实地“讲故事”的表达,对于部分纪录片来说可以增加影片叙述上的悬念感,使得纪录片的可看性得到大大的提升,增强主题表现的张力。《舌尖》一片中最常运用到的多线性叙事就是在开篇交待多个地点、时间、人物、食物之间的联结,然后在之后的叙事中进行单个的详解,这与描述完一样食物再接着描述另一样食物的单线叙事有所不同。还在美食制作记录的过程中穿插着主人公的美食故事介绍,打破了传统纪录片的单一叙事,通过影片的内在叙事逻辑,将其分散、穿插进不同的食物单元,使得全片饱满,整体性更强。(三)镜头语言的丰富性观众对影片的直观感受是来自与影片的画面构成。利用合适的镜头拍摄手法可以更好的呈现纪录片的质量。镜头语言的概念就是不同运镜结合当下场景形成的某种情感表达。在拍摄手法上,不论是长镜头、固定镜头、航拍、特写还是推拉摇移等镜头,都是为了影片本身的表达所服务的。在《舌尖上的新年》一幕中,开场使用了一段长镜头,描述当地人民为了准备食材进行的一些前期加工和生活状态等,在慢悠悠的长镜头中,通过精美构图,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美景,也可以感受到当地人民悠闲自得的生活和对食物的敬畏之情。在拍摄食物制作过程中进行近景、中景、远景的切换,也能使观众的心理层面感受到食物与自然人文的关系。其次在影片构图上,在保证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精致的构图,可以为影片增加可观赏性。参考电影中常见的轴对称构图,精心的构图区别于较为随意的画面,在带给观众美感的同时,可以更好的表达。(四)视觉营造的多样性从自然景观、人物造型、场景设计与光影四个画面元素来分析视觉营造的多样性对纪录片电影感的提升。首先是在自然景观上,优美的自然风光可以让观众获得美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展现自然景观可以交代纪录片主体与自然的关系引人深思;除去纪录片主体的画面外,增加自然景观的画面可以较好的调节影片节奏,成为良好的节奏调味剂,辅助观众更好的理解影片。其次是人物造型上。作为纪录片而言,拍摄者需要记录主人公的真实生活状态,人物的标签和特质也需要体现在人物的造型上。要在合适的情境中,出现合适的造型。它是人物背景的体现,使得观众产生人物代入感,衣着的色彩搭配也需要和周围环境和谐共生。例如在《舌尖上的新年》一幕中,在雪地里处理羊肉的主人公,穿着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皮袄与皮帽,这就与环境和故事背景较好地融合了。再者是在场景设计。场景设计使得纪录的主体显得相对真实,用心的场景设计使得画面精美。碍于一些现实的阻碍,拍摄者不一定会在当下纪录。但是这些缺失的画面对于记录的整体性而言十分重要,需要再现真实场景。例如《舌尖上的新年》这一影片中,年俗与食物制作的拍摄不一定是在新年这个过程中完成的,拍摄者与主人公可以在时间、空间的营造下,获得相对真实的画面。最后是画面中的光影效果。利用自然的光影效果可以丰富画面,具有美感和观赏性。这里的光影运用也区别于纪实类纪录片,具有电影感的纪录片一般在构图和运镜上会进行构思,保证画面的美观,也能较好的表达主题。(五)听觉艺术的结合一部影片的完整创作还包括听觉艺术的结合。配合得当的视听艺术会大大提升整部影片的质感和审美水平适当的人物旁白和解说词可以促进观众对画面的理解。富有文采的解说词可以较大地提升片子的品质,内容讲究的解说词像是一首叙事诗。区别于强纪实的纪录片,在具有电影感的纪录片中,主人公在影片中的讲解的画面一般比较少。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较大篇幅地记录了故宫内匠人讲解文物的画面,这样的手法增加了影片的纪实平和感,却少了一丝电影感。不同节奏的画面配以适合的音乐,观众可以获得更好的影片感受。具有电影性的纪录片的配乐多是专门创作,而不是千篇一律重复利用。根据当下场景、人物、情感的变化,辅之以不同的配乐,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深化主题。三、结语以上所阐述的关于纪录片中的“电影感”特质分析,都是基于纪录片本身的真实性研究的,毕竟纪录片本质是非虚构的。在这里并不是探究纪实性纪录片的缺陷,只是针对于具有一定艺术美学表达的纪录片类型的特质探讨。脱离真实生活的纪录片,就失去了作为纪录片本身的特点,胡编乱造、篡改生活,这就谈不上是纪录片了。纪录片在进行了真实生活的记录之余,也要重视影片抑或是记录者本身的情感表达。当观众的审美水平得到提升,反哺到以后的纪录片创作当中时,也会促进以后纪录片创作水平的提升,无论是题材创新还是内容创新,也更期待国产纪录片能在基于真实的情感表达上呈现新的内容。参考文献:[1]蒋谊.纪录片创作中的电影化特征研究[J].传媒观察,2018(02):24-26.[2]赵俊杰.浅谈纪录片中的电影意识[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4):127.

文章来源:《信息记录材料》 网址: http://www.xxjlcl.cn/qikandaodu/2020/1027/908.html

上一篇:中国“照相馆”的历史变迁探究
下一篇:素养立意,问题导引,主动学习 ——《信息的

信息记录材料投稿 | 信息记录材料编辑部| 信息记录材料版面费 | 信息记录材料论文发表 | 信息记录材料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信息记录材料》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