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艺术传播视野下的信息与经典建构(3)

来源:信息记录材料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为一种以文本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与文献分析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将内容作为分析的对象,但是它们具体的分析处理方法是有所区别的

作为一种以文本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与文献分析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将内容作为分析的对象,但是它们具体的分析处理方法是有所区别的。文献分析是按某一研究课题的需要,对一系列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评述性的说明。内容分析则是直接对单个样本作技术性处理,将其内容分解为若干分析单元,评判单元内所表现的事实,并作出定量的统计描述。⑨支庭荣,张蕾,主编.传播学研究方法[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151.173.

确切地说,内容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便在于通过“客观”的量化数据,“根据选定的分析单位,加以量的操作,然后显现出量的差异,进而探求差异的意义”⑩支庭荣,张蕾,主编.传播学研究方法[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151.173.,最终可以阐释或揭示事物存在的某种潜在的问题与倾向性。比如通过对现代新闻信息中某些热点词汇的词频统计,可以总结出特定时段的经济情况、政治情况、民生情况等问题;对某一个单个文本的主题、角色甚至对话内容做集中的数据量化,还能够发现平常阅读中所忽略的一些问题。概括来说,内容分析除印证某些科学检验假设以外,至少还有7 项功能:“①描述传播内容的倾向;②说明信息来源的特征;③检查传播中不符合标准的内容;④分析劝服的方法;⑤分析文体;⑥说明读者对信息的意见;⑦描述传播的模式。”?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67.

应该说,目前内容分析方法在艺术研究领域的运用还不普遍。因为这里涉及很多很复杂的问题,比如价值预设的问题、筛选的标准问题、计算机智能化程度对量化完成度的影响问题等等。但在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学者在尝试这种研究的可能性。比如,当代著名的意大利文化学者弗兰科·莫莱蒂,便通过分析英国7000 部小说的标题,试图揭示小说标题变化所隐含的文学意义,最终希望验证这种社会科学的实证分析对小说文体研究的有效性。尽管结论颇具争议,却具有显著的方法论意义?陈晓辉.大数据时代的文学研究方法--基于弗兰克·莫莱蒂文学定量分析法的考察[J].文艺理论研究,2016(2):70-77.。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也有学者利用相关的电子数据库,统计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出现的独特文体特征,并据此分析其如何影响同时代的欧洲小说。这也为我们研究经典问题带来了某种启发:“用电脑来分析‘影响’问题不仅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精确度,更是基于一种对‘影响’的非人文主义理解。”?金雯,李绳.大数据分析与文学研究[J].中国图书评论,2014:(4):72.应该说,人文学科的逻辑从来不是数理逻辑可以解释的,但是内容分析的相对客观性却能够促进人文学科推理论证的严密性。就经典问题的研究而言,内容分析中的量化数据可以作为文本细读方法的重要补充和参照,为审美本质主义强调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审美因素是文本成为经典的首要因素这一基本观念提供佐证。具体来说,至少在如下三个方面,内容分析方法及其量化数据可以为艺术经典的建构问题提供重要的辅助性依据。

其一,量化数据可以呈现出文本内容想传达的主题思想。这一点在实际操作中是比较困难的。难以确定分析单位或说合适的检索词,是进行这种内容分析的第一个难题。通常这种检索,必须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基础之上。在大胆的假设和推理的前提下,或者说已经觉察到有某些规律可循的情况下,然后选择合适的主题词进行检索是此种研究的基本途径。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利用超星数字图书馆的电子数据系统对汤显祖的《牡丹亭》(黄山书社出版社2001年版,电子版)进行词频统计。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汤显祖“以情格理”的主题意向,检索其主题词“情”与“梦”:真情只有在无人打扰的梦中得以实现,情是那个时代对人性解放的深刻呐喊,而“梦”正是现实生活中真情之不可得,借以“梦境”寄托人生理想之境。基于此,对于“情”字和“梦”字的检索结果如下:“情”字共计出现31 处,“梦”字共计出现46处,使用这种内容分析的方法,用“情”与“梦”的高频次出现来应证作品的主题:“因情成梦,因梦成戏”。这也在量化数据上暗合了汤显祖在《题词》中发出的“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的诘问,是对程朱理学猖獗的“存天理,灭人欲”现世的控诉。

当然,这种检索方式只能建立在深度解读之上,并最终借助检索的结果强化我们对文本最初的推论。再以检索《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修订新版》,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电子版)为例,小说其实隐含着一种“命中注定”的神秘主义色彩。第一回开篇借佛教的色空观念,发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的慨叹,似乎注定了作品的结局就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实质上作者借他人之口发出的感触,正暗合着在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种世情中,个人难以挣脱社会的牢笼和枷锁、个性追求注定被无视、个人命运如草芥的悲剧结局。文章开篇僧人、道人既是小说神秘的线索,又是小说发展的预言家。以“僧”“道”为检索单位,可以直观地看到:《红楼梦》中“僧”字出现了22 回,“和尚”出现了22 次;“道人”出现18处,“道士”出现20 处。结合小说情节,黛玉、宝玉的护身符总是没来由的失踪,又没来由的失而复得,有时正像是主人公们无法掌控的命运,似乎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事实上结果又总是事与愿违。对于宗教神秘主义的求助,很符合当时艺术家的生存境遇与思想局限。对于一个试图寻求出路又无法摆脱现实桎梏的人而言,这种求助本身就是一种抗争。这些相关主题词的检索,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作品对这一主旨的表达。因此,对文学文本进行主题词的内容分析,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文本的主题意义。事实上,这种方法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主题词的量化分析,类似于现代论文写作中的关键词、核心词汇等,这些主题词的量化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弥补对文艺作品进行主观解读的局限性,并从另一个维度凸显其文本的经典性。

文章来源:《信息记录材料》 网址: http://www.xxjlcl.cn/qikandaodu/2021/0426/1637.html

上一篇:社恐的我做过哪些荒唐事
下一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研究

信息记录材料投稿 | 信息记录材料编辑部| 信息记录材料版面费 | 信息记录材料论文发表 | 信息记录材料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信息记录材料》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