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艺术传播视野下的信息与经典建构(4)

来源:信息记录材料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其二,量化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凸显文本形式的内在传承脉络。例如,利用超星数字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对中国古典小说进行词频检索,可以较为直观地

其二,量化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凸显文本形式的内在传承脉络。例如,利用超星数字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对中国古典小说进行词频检索,可以较为直观地看出宋元话本的演绎方式对小说创作体式的影响。因为电子版本中目前很难找到品相好且具备检索功能的嘉靖本《三国演义》,仅以华夏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三国演义》电子版本为例来说,将“说话”这一传统艺术样式中经常使用的惯用词作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结果大致如下:“话说”一词共计出现6 次;“且听”及“且听下文分解”一词共计出现28 次;“且说”一词,共计出现68次;“且看下文分解”一语共计出现“72”次;“后人有诗(叹)/(赞)/曰”一句共计出现85 次;“未知”以及“未知……如何”等词共计出现86 次;“却说”一词甚至共计出现了120 次之多;“正是:……”一语共计出现102 次。作为中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很显然受到了宋元“说话”艺术的深刻影响。文中起承转合的重要“说话”习语高频次地出现在文本的叙事结构中,几乎每章回的叙事节奏都是用这些“说话”的起承转合来控制的。全篇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建构起了受众的阅读习惯,打开了欣赏者的接受通道,方便了文本在熟悉的方式中传播。

再看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到了清代,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文体到了清代已经趋于成熟,有了某种文体自觉。到曹雪芹的《红楼梦》这里,小说本身的“说话”方式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但是有些“说话”的习语已经没有那么突出了。仍以《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修订新版》,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电子版)为例:检索“话说”一词共计出现51 处;“且说”一词共计出现66 处;“却说”共计出现27 处;“且听下回分解”共计出现为33处;“诗云”共计出现6 处;“未知……如何,下回分解”共计出现1 处;“正是:……”共计出现7 处,“后人有诗”共计出现0 处。从这些数据来看,与《三国演义》相较之,宋元说话的程式化表达依然对清代长篇小说存有影响,一些基本的叙事模式依然保留,比如“话说”“却说”“且说”等词仍普遍存在。但是结合文本和上述分析,会发现这些词汇越来越雷同于现在汉语意义上的一些关联词语,“说书”的意味已经没有那么明显。《三国演义》中“后人有诗(叹)/(赞)/曰”“正是:……”这些引出诗词韵文的“习语”,不仅大量出现,而且在《三国演义》中每一章节必然包含了总结性质的诗词、韵文。但是到了《红楼梦》,每一章节都已很少这样使用诗文了。而这原本是“说话艺术”的典型特点之一:用总结性的诗词回顾本章,预示下文,或者褒贬劝诫某人某事。

概言之,如果说《三国演义》更像是一种对象化的叙事,《红楼梦》已经愈来愈专注于非对象化的叙事本身了。这也是量化数据对于文体研究的一个有益的借鉴。事实上,这种“说话艺术”的习语就是传播领域中的冗余。这些冗余之所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形式因素逐渐积淀在崭新的文本中,一方面在于传播主体的成长、创作受制于约定俗成的言语冗余,只能在冗余中言说;另一方面,运用文本形式的冗余是让受众快速进入审美视野的最佳方式。可以说,形式上的高度冗余既是促进文本快速传播的一个重要捷径,也是文本经典化的路径之一。

其三,量化数据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揭示出艺术品的审美内涵。以诗词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出现的频次为例,《三国演义》的诗词大约在两百首左右(不同版本略有差异),《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共使用了一百四十多首诗词,《水浒传》中的诗歌总数将近六百首,《西游记》更是多达7 百余首。诗词在古典小说中的大量使用,体现了诗词韵文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特殊地位。叙事类的作品大量使用诗词歌赋有着重要的历史原因:中国古典小说自诞生之始,就包含有“小道”“君子弗为”的贬义。在其发展早期,有声望的文人直接参与创作的情况几乎没有文献记载。伴随着市民文化的萌芽与发展,元明以来越来越多的文人参与小说创作。有学者曾对明中后叶的情况进行过统计:

在明中后叶文言小说作者情况简表中,共列有作者165 人,涉及约200 部作品。这些作者中有进士76 人 (含状元2人),举人19 人,即有举人以上功名昔占58%,已查明官职的有97 人(其中尚书7人,侍郎8 人,另有多人为都御史、布政使一级的官僚),占59%……与通俗小说有关的66 位文人的简况,其中进士40 人,举人6 人,即有举人以上功名之占70%,有官职者50 人,占76%。?陈大康.明代小说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542-543.

文章来源:《信息记录材料》 网址: http://www.xxjlcl.cn/qikandaodu/2021/0426/1637.html

上一篇:社恐的我做过哪些荒唐事
下一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研究

信息记录材料投稿 | 信息记录材料编辑部| 信息记录材料版面费 | 信息记录材料论文发表 | 信息记录材料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信息记录材料》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