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能量信息动因人工智能生产工艺学批判(5)

来源:信息记录材料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现代机器器官的二次发育与二次革命 马克思固然没有预测到当今第二次机器革命以机器自行产生的信息或智能为指导性“动因”的生产范式,但是由

四、现代机器器官的二次发育与二次革命

马克思固然没有预测到当今第二次机器革命以机器自行产生的信息或智能为指导性“动因”的生产范式,但是由他关于“把以脑力劳动为主或者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各种劳动分离开来”然后又结合起来的“总体劳动”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今天又可以推导出这种生产范式生成的历史必然性:“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这种扩大意味着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即物品加工的活动和它的承担者人数的增加;像个体劳动一样,资本主义总体劳动也是由体力与智力两要素构成的:“机器的生产率是由它代替人类劳动力的程度来衡量的。”(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28页。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尤其动能自动化机器生产率的提高,人类劳动力尤其体力被代替的就必然越来越多,这种总体劳动的智力与体力所占比例的差距必然随之增大,“总体工人”中支出智力的人与支出体力的人所占比例的差距也必然随之增大——这对于工厂内的加工生产来说是如此,对于社会生产总过程来说也是如此,而后来的第三产业或服务业转型,正是这两种差距增加所导致的重要结果,以机器自行产生的“信息”或“智能”为主导性“动因”的生产范式,正是在作为第三产业一部分的“信息产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应于马克思的三大机器体系看,又是在电报等信息流通机器、自动印刷机等信息生产机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物质生产就是改变物质形式的活动,而其“动因”包括信息与能量两种——以此来看,在传统“以‘人’为器官”的手工生产中,劳动者既支出体能,也支出智能,但相对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品手工制作而言,作为物质生产的手工劳动者支出的主要是体能:比如按固定格式制造桌椅的木匠主要支出的就是体能这种“能量”,而木雕艺术家不按固定格式而要创造形式,因而就要支出更多的“智能”:大致说来,精神生产是以智能或广义的信息为主导性“动因”驱动的生产,而物质生产则是以能量为主导性“动因”驱动的生产。在传统手工性的物质生产中,这种“能量”主要来自人(劳动者)的体能(体力),生产工具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是“传导”人的体力,因而总体上就是一种以“人”的“能量”为主导性“动因”驱动的生产方式;而在物质生产的自动机器体系中,驱动机器(工作机)运转的能量则主要来自机器(发动机)本身,因而成为一种以机器的能量为主导性“动因”驱动的生产方式。其中,人(蓝领工人)也支出一定体力,但这种体力相对于机器(发动机)的能量是相对次要的,作为机器自动运转过程的“看管者”的人的头脑作为信息器官还发挥一定作用,或者说人还是信息方面的“动因”,但已不是能量方面的“动因”——这在机器生产流水线上有突出体现。

因此,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机器革命的结果就是:使机器自行产生的能量或动力成为机器运转、物质生产或实体制造主导性的动因,而与之相比,传统以人为器官的手工生产则以人的能量即体力为“动因”;而当今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二次机器革命正在产生的影响是:使机器自行产生的信息成为机器运转、物质生产或实体制造的新的“动因”。计算机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由信息驱动运转的机器:它由硬件与软件(程序)两部分构成,软件(程序)在既非物质、也非能量的意义上属于广义信息范畴,“驱动程序”是计算机的有效运转的必要前提,它使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程序)与硬件结合起来,只有在此基础上,各类应用软件(程序)才能成为信息处理、加工的有效工具。在现代机器体系发展史上,电报机、印刷机也具有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的功能:在电报机的运转中,文字与摩斯密码之间的相互转换(转译)就涉及信息的处理,但总体来说电报机是信息的一种流通、传播工具,而非信息的加工、生产工具;印刷机更接近信息的生产工具,但主要是对已生产出来的信息产品的一种“复制”,在此意义上可将其视作信息的“二级生产工具”,其中的“一级生产工具”是文字符号和各类视觉符号。因此,总体来说,印刷机也主要是在信息流通、传播方面发挥作用——与之相比,当今计算机则主要是在信息的生产、加工方面发挥作用。往前追溯,与文字符号对应的“二级生产工具”曾经是刀、笔、金石、纸张等,而现代自动印刷机则标志着人类信息生产“二级工具”的机械化、现代化,而电报机则标志着信息“传播”工具的机械化、现代化——可以说两者开启了人类信息生产、传播方式机械化、现代化进程。再往前追溯,在文字出现之前,人类语言主要以口语形式存在,口语当然也是信息的生产、传播工具;更进一步看,人类信息生产的最基本工具是人类大脑或其神经元系统——从与人的身体的关系来看,大脑神经元系统、口语离不开人的身体,而文字系统则相对可以离开人的身体而存在——因此,文字的发明在人类信息或文化的发展史上是划时代的,标志着人在自身的身体之外创造出一种信息生产工具。而计算机的发明堪比文字的发明:维纳把作为“机械系统”的计算机称作“机械大脑”,我们也可以把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称作“符号大脑”,两者皆建立在人的“生物大脑”基础上而又相对外在于人的身体,或者说是人的身体之外的信息生产工具。

文章来源:《信息记录材料》 网址: http://www.xxjlcl.cn/qikandaodu/2021/0613/2004.html

上一篇:智能化结合在工程中的全过程运用
下一篇:对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的理解

信息记录材料投稿 | 信息记录材料编辑部| 信息记录材料版面费 | 信息记录材料论文发表 | 信息记录材料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信息记录材料》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